藝評報導

【含蓄靜謐的典雅氣質──林莉酈的膠彩繪畫風格】

文│巴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兼研究組主任


林莉酈出身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她所使用的創作媒材是膠彩;膠彩是一種較為傳統的繪畫技法,這種繪畫表現主要淵源自日本,但有與中國的工筆畫傳統脫不開關係;時至今日膠彩畫無論在日本或台灣的畫壇中,可能都形成一個獨立於其他創作媒材之外的一個專有繪畫領域;而東海大學美術系則是國內唯一一所有膠彩組的創作科系,是可謂有著傳承這種繪畫表現而不墜的意義。膠彩繪畫使用絹布通常是一種工緻的精筆風格,同時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裝飾效果,用筆工細,色澤精麗,因此才能凸顯出這種媒材的表現特色。因此膠彩畫往往色澤鮮豔,畫面金碧華麗,充滿巧思奇幻;在現代藝術的觀念影響中又很適合融入象徵主義與超現實的幻想效果,於是尤可看到台灣膠彩界出現許多這樣的主流表現風格。

 莉酈的繪畫風格一方面保留了膠彩畫的細筆工緻,但是她卻是以一種平實無華的筆調去表現一種沉靜的心靈感受,所畫的題材皆是生活週遭之所習見,表面上看來並沒有任何出奇之處,但由於她是忠實於自我的真實感受,不拘泥於膠彩畫習見的主流風尚,而有了比較清新的氣息。在某種程度來說,她是自外於台灣膠彩畫派系的創作理念;但又某種程度而言,她也可說是拓展了膠彩畫的風格面向,將實際的生活感受融入其中。實際上,藝術創作並不應該被任何表現媒材所侷限;就這點而言,畫家反倒是固守了藝術活動應具有的原則與基點。

她所畫的室內空間,街景擺設,以及植物盆栽都有一種細緻安靜的氣質,情感含蓄內斂,而不見任何引人注目的企圖。因此畫面中沒有浮躁的火氣,反倒有一種深遠而帶些孤寂的意境耐人尋味;同時她在畫面中的色彩設計也很有獨到的特質。她經常應用一種灰色的迷濛色調,並在其中使用了一些高彩度的色質。這種對比效果一方面有著妍麗的色彩效果,另一方面也呈現出一種雅緻清新的統調,與台灣膠彩畫所習見的鮮麗色調大不相同,而頗有其個人帶有清冷孤僻的美感韻味。

文章刊於:藝術家雜誌442期


【陳進藝術文化獎】
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之「陳進藝術文化獎」,是由著名的畫家陳進女士,捐出其榮獲行政院文化獎的獎金,加上個人的捐款,成立獎學基金,以獎勵優秀的藝術人才,致力於膠彩畫為主之研創發展,每兩年舉辦一次徵件競賽。

今年第十五屆的陳進藝術文化獎,日前頒獎揭曉,第一名林莉酈、第二名蘇莉雅、第三名陳珮怡。三位都是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的校友或是在學的研究生,且三位的指導教授都是詹前裕(現任美術系主任)。
榮獲第一名的林莉酈, 是美術系大學部88級、碩士班98級生,其獲獎作品〈卡爾夫麵包店〉與〈7-11〉表現其多年前之打工場所的孤寂感與疏離感。此外林莉酈的學術論文〈東海氣質:東大學美術系膠彩畫風格之觀察〉也榮獲第二屆「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該論文刊登於《史物論壇》第16期,是近五年來得獎最多的系友。

系友林莉酈表示,行之有年的陳進藝術文化獎學金,得主多為在膠彩藝業上勤肯多年或表現傑出者,相信今年參與競逐的創作者皆然。然資質平庸者如我,僥倖得此肯定,除感謝陳進女士和歷史博物館設立此獎,更感念提供了完備的膠彩教育環境的母校東海美術系。

林莉酈更談到,每個時代都有其展現的風格,回顧早期前輩膠彩畫家們的雅緻工麗、到受西方現代主義影響的半抽象厚塗表現、還有現今當代藝術思潮的滲透,膠彩 畫的確隨著時代慢慢改變。因此,這個獎固然是對個人的鼓勵,但我更願意把它視為是對東海美術系在膠彩畫教育上多年累積的深化與轉變的肯定!